![]() |
面对新一轮联合治超的繁重任务,福建省龙岩市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所属超限运输检测站的人手本就紧张,春节过后又要面对“裁员”尴尬。作为交通运输部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单位,支队在推进改革进程中攻坚克难,积累了一定经验并取得初步成效。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机构性质和人员身份不明确、执法经费严重不足、基层执法人员缺编等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如何破解改革难题、巩固改革成果?作者经过大量走访调查,在翔实掌握近年来龙岩市交通综合执法改革实情的基础上,对相关做法、成效以及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总结,对如何进一步拓宽改革路径作了探究分析。
——编者
改革成效:机构精简,效能提升
龙岩市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于2011年12月28日挂牌成立。之后,按照行政许可职能与监督处罚职责相分开和“权责一致、分级管理”的原则,支队整合了市公路路政管理分局、市道路运输管理处、市水路运输管理处(市地方海事局)、龙岩公路稽征处的监督处罚职能和人员编制。
支队机构规格为市交通运输局管理的副处级参照公务员管理的独立法人事业单位,主要职责为:负责全市交通综合执法方面的政策研究、组织指导全市交通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组织协调全市重大和跨区域交通综合行政执法并开展相关工作。负责履行全市道路运政、水路运政、地方海事、港政、航政、公路路政(包括超限运输管理)六方面交通行政执法职责的监督检查、行政强制、行政处罚职能和职责范围内相应的安全生产监管职责。
按照龙岩市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实施方案,从2012年10月1日起,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新罗坂寮、武平十方、长汀七里、永定古洋、漳平溪口、连城文亨、新罗大池、新罗铁山8个超限运输检测站,从龙岩市公路局正式交由新组建的龙岩市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管理。8个超限运输检测站实为支队直属管理且不作为独立法人的副科级事业单位,8个站核定事业编制共116名,根据各站类别分别核定事业编制13名至17名不等。
在基本完成市级支队综合改革的基础上,按照“改革一步到位、人员分步到位、逐步完成改革目标”的基本思路,2012年6月10日至30日,龙岩市所辖7县(市、区)分别组建成立了交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为副科级参